随着我国土地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宅基地买卖一直是农村居民**的焦点。2018年,我国宅基地买卖政策有了新的规定,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一、宅基地买卖的定义与条件
1.宅基地买卖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将其拥有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2.宅基地买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a.买卖双方均为农村居民;
宅基地使用权人须为该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权人;
c.宅基地买卖需经村集体组织批准。二、宅基地买卖的程序
1.买卖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买卖合同;
2.买卖双方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村集体组织办理审批手续;
3.村集体组织对买卖合同进行审核,符合条件后予以批准;
4.买卖双方持批准文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到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三、宅基地买卖的税费
1.宅基地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需缴纳以下税费:
a.契税:按成交价的一定比例征收;
印花税:按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征收;
c.登记费:按规定标准缴纳。四、宅基地买卖的限制
1.宅基地买卖受到以下限制:
a.宅基地使用权人不得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非农村居民;
宅基地使用权人不得将宅基地使用权出租给非农村居民;
c.宅基地使用权人不得将宅基地使用权用于非农业用途。五、宅基地买卖的纠纷处理
1.在宅基地买卖过程中,如出现纠纷,可采取以下途径解决:
a.协商:买卖双方可就纠纷事项进行协商;
调解:可向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c.仲裁: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d.诉讼: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18年宅基地买卖政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宅基地买卖渠道。在买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进行,确保权益得到保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