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25-02-02 17:09:39 问道天下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代表作,它以深情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理想破灭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子昂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普遍困境。
1.原文解读
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的开篇即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古人指的是古代的贤君,来者则是指未来的明主。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抒发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未来希望的渺茫。
2.翻译赏析
翻译:“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这段翻译将原文中的意境转化为现代汉语,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翻译中“苍茫天地悠悠无限”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悲伤。
3.背景资料
陈子昂创作《登幽州台歌》的背景是在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陈子昂通过登幽州台这一场景,抒发了自己对于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4.诗歌问题
诗歌问题: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悲愤之情。 诗歌通过描绘登台远眺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无法得到施展的悲愤,以及对于理想破灭的无奈和悲伤。
5.社会意义
社会意义: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登幽州台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6.文学价值
文学价值: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诗歌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诗人在表达自己情感的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诗歌创作中的佳作,它以其深刻的问题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子昂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 上一篇:百度mp3歌曲,百度mp3歌曲大全李圣杰
- 下一篇:站在村口的妈妈,站在村口望